【耐寶百科】棕剛玉顏色的變化說明了什麽
耐寶棕剛玉鍛燒後的顏色對棕剛玉的消費者和製造者都是一個再現性的質量標誌。當棕剛玉在氧化氣氛中煆燒之後,棕剛玉的棕色顆粒即變成蘭色,是固溶的Ti2O3導致蘭色的出現。
Ti2O3是鈦能夠固溶於α-氧化鋁晶粒中的***的氧化物,同時,TiO2又是鈦的熱動力穩定性***好的氧化物。在1000℃以上,氧能夠擴散到α-氧化鋁晶粒裏,將Ti2O3氧化成更穩定的TiO2。然後包裹在α-氧化鋁晶粒體中。
TiO2的核繼續聚結並以與溫度相關的速率生長。一旦二氧化鈦晶粒達到0.01至0.1μ大小,它們就開始散射類似於膠體懸浮物的光。這種以蘭色光的較短波長有選擇的散射,使α-氧化鋁晶粒呈蘭色。這種小顆粒的光的有選擇散射,稱為“坦道爾(Tyndall)效應”。如果T
iO2的核允許長大到約0.1μm,它們就不再僅散射蘭光了,而將散射光的所有波長,經過熱處理的棕剛玉將會變成淺灰色。
隻有含固溶氧化鈦(Ti2O3)的棕剛玉才會出現煆燒蘭色。低Ti2O3含量的棕剛玉不會變蘭。象顆粒材料的許多特性一樣,煆燒後變蘭是樣品所有顆粒的平均顏色。在一種鍛燒後的棕剛玉樣品中,蘭色顆粒所占比例為典型二氧化鈦(TiO2)含量技術條件2.
4%~3.0%的高到中等範圍,而非蘭顆粒則低於技術條件的下限。可能存在某種棕剛玉,其化學成分在典型的技術條件範圍之內,但煆燒後卻不會發蘭,那是因為它多數是低二氧化鈦顆粒的混合物,摻雜了一些高二氧化鈦顆粒
備注:洛陽耐寶球盟会app最新地址下载材料有限公司(www.hnyuanshu.com),竭誠為您服務! 如有疑問,請撥打服務熱線:15225560000或給我們留言,我們會盡快給您回複!洛陽耐寶真誠期待與您的長期合作!